2017-08-16
最近,派森諾生物與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合作,在《RSC Advances》發(fā)表文章(影響因子3.289),揭示了碳氮比在氨氧化系統(tǒng)長期處理污水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碳氮比對氨氧化菌群的多樣性組成譜變化的影響。
研究背景
厭氧氨氧化是指在缺氧條件下以氨為電子供體、亞硝酸為電子受體,將氨轉化為N2的生物脫氮過程,主要被應用于氨富集的污水處理工藝中。它由一群高度復雜的原核菌群構成,其中細菌占主導地位。厭氧氨氧化細菌被發(fā)現(xiàn)于反硝化反應器中,它們主要是由Plantomycete門組成,共有6個屬。由于厭氧氨氧化菌生長速率很緩慢,并且對環(huán)境條件很敏感,因此厭氧氨氧化微生物的應用并不廣泛。厭氧氨氧化菌是自養(yǎng)菌,并有研究報道,有機碳的碳氮比(TOC/TN)是自養(yǎng)氨氧化和異樣氨氧化反應的關鍵所在,所以碳氮比(TOC/TN)是生物脫氮的關鍵因素。
研究目的
污水的排放對河流水質的影響日趨嚴重,為了更好地運用生物脫氮方法對污水進行處理,本研究從4個方面對SBR序列批式反應器系統(tǒng)進行探究:1、有機碳氮比(TOC/TN)對有機氨氧化菌的生長速率及生物活性的影響;2、有機氨氧化細菌在不同TOC/TN比下對氨氧化過程的重要度;3、脫氮速率與相關功能基因之間的定量關系;4、厭氧氨氧化菌群的多樣性與不同TOC/TN比的關系。通過這4個方面的研究,旨在闡明TOC/TN比在厭氧氨氧化系統(tǒng)對污水處理的長期作用中,對該過程的影響以及氨氧化菌群結構的多樣性變化。
研究方法
測序技術:Illumina MiSeq高通量測序平臺
測序模式:微生物組16S rRNA基因V3-V4區(qū)測序
實驗對象:SBR反應器中的活性污泥
實驗設計:為研究氨氧化系統(tǒng)對污水處理的長期作用,取900 ml的種子污泥,接種于新的SBR系統(tǒng)中,進行為期140天的長期反應。將140天分為6個階段,第一階段1~62天為適應期,在適應期過后,將乙酸鹽和丙酸鹽的混合溶液加入到反應器中保持每個階段不同的TOC/TN比;在每個階段的最后時刻,取SBR反應器中0.5 g污泥用于DNA的提取及后續(xù)測序。新的SBR系統(tǒng)的工作體積為2.6 L,工作時間為12小時。每個階段氨和亞硝酸的流入濃度以及TOC/TN比的具體數(shù)值見下表:
研究結果
對5個樣本進行高通量測序,獲得14,505~21,586條序列,5個樣本在97%的序列相似度水平歸并為1112~1750個OTU,共包含個15細菌門和144個屬。其中,Planctomycetes、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Chlorobi為優(yōu)勢門。
在不同TOC/TN比下, SBR反應器系統(tǒng)中污泥進行短程厭氧氨氧化反應,動力學結果表明在TOC/TN等于0.20時厭氧氨氧化菌的生長速率最大(0.1236 d-1);并且,當TOC/TN在0.05~0.61之間時,Ca. Brocadia sinica 的生長速率和氨氧化活性都較高。
對SBR系統(tǒng)進行長期污水處理的效果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在I~III階段中SBR的脫氮效率及脫氮速率隨著時間有少許降低,但是總體維持在較高水平;而進入IV階段后,脫氮效率脫氮速率則明顯降低;進入恢復期,加入了高濃度的氨氧化菌污泥后,脫氮效率脫氮速率又有明顯回升。
在II~IV階段,自養(yǎng)氨氧化和有機營養(yǎng)型氨氧化是主要的脫氮途徑,隨著時間的推移,脫氮比例有少許減少(從76.03%到76.48%);但是進入第V階段后,氨氧化途徑的脫氮比例顯著下降(2.42%),而反硝化途徑的脫氮比例明顯增加。
熒光定量PCR結果顯示,從階段I到IV氨氧化細菌的AOB基因豐度逐步升高,而進入第V階段后,AOB基因豐度明顯下降,說明AOB基因對TOC/TN的耐受范圍在0.1~0.4之間。
逐步回歸方程分析結果表明,在不同的TOC/TN比下,厭氧氨氧化、反硝化及有機氨氧化能同時存在于厭氧氨氧化SBR系統(tǒng)中,三者的共存使得脫氮和有機碳的去除可同時進行。
通過對NH4+-N、NO2--N、NO3--N、TN、TOC的轉化效率進行分析,得到可視化的氮素轉化通路圖,由通路圖可知具有AOA、AOB、nrfA及厭氧氨氧化功能基因的細菌是NH4+-N轉化的關鍵菌群;在TOC/TN≤0.1,即在第I~II階段時,厭氧氨氧化是NO2--N轉化的主要途徑,而在TOC/TN≥0.2(第III~V階段)時,NO2--N轉化的主要途徑是反硝化;在TOC/TN≥0.2時,nrfA和脫硝是NO2--N和NO3--N主要轉化途徑。
每個階段污泥樣品中菌群的多樣性結果顯示,Planctomycetes平均相對豐度為31.25%,另外3個優(yōu)勢門分別是Proteobacteria(22.22%)、Chloroflexi(17.93%)及Chlorobi(11.78%)
將27個優(yōu)勢屬進行菌群——功能一致性分析,由熱圖可視化結果可知在與厭氧氨氧化功能相關的3種屬中,Ca. Brocadia sinica的相對豐度從第I~IV階段逐漸升高,但是進入第V階段后,其豐度有所下降;Ca. Jettenia asiatica在第II~III階段中相對豐度有小幅增加,但是進入第5階段后顯著下降;Ca. Kuenenia stuttgartiensis不存在于第I階段中,但在低TOC/TN比中具有一定豐度,并且在第IV、V階段中它的相對豐度也顯著降低。
總結
本研究通過動力學分析、熒光定量PCR以及高通量測序等方法,將短程氨氧化和長期氨氧化分析結果相結合,闡明不同TOC/TN比對長期運用厭氧氨氧化系統(tǒng)進行污水處理的影響,為SBR污水處理工藝中TOC/TN比的控制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jù)!
本研究的測序和數(shù)據(jù)分析工作由上海派森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
文章索引:
Shu D, He YL, Yue H, Gao JL, Wang QY, Yang SC (2016) Enhanced long-term nitrogen removal by organotrophic anammox bacteria under different C/N ratio constraints: quantitative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dynamics. RSC Adv 6:87593–87606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6/RA/C6RA04114K#!div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