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青榴社区91精品,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试看

首頁> 市場活動 > 成果展示 > 文章展示 >文章詳情

無機碳脅迫下,優勢和稀有微生物亞群落如何分化?

2018-06-28



1.png 

 

正文


最近,派森諾生物再次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影響因子:5.807)發表論文,探究了在厭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AD)過程中,是否優勢微生物與稀有類群在對IC/NH4+-N脅迫的反應中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生物多樣性模式,還是存在差異的潛在群落組裝機制。

 

研究背景


近幾十年來,生物反硝化工藝正處于由以下兩個方面推動的重大變革時期。一方面,有必要對過去30年建成的一些污水處理廠進行改造。另一方面,日益嚴格的廢水營養指南的推動正在多個地方實施。因此,工業和城市污水處理廠(WWTPs)的能源中性和資源回收存在主要需求。厭氧氨氧化(anammox)過程已經在許多WWTPs工程中成功運行,因為它們在反硝化方面具有成本效益和能源效率。在這些過程中,厭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AD)過程已經演變為解決能源自給自足,N2O排放和碳足跡的策略。然而,厭氧氨氧化細菌對環境因素(包括pH,溶解氧(DO)和C/N比等)的敏感性一直是SAD過程主流應用的限制因素。

 

研究目的


探究以下三個問題:


(1)在不同的IC/NH4 +-N比率脅迫下,優勢和稀有類群是否存在不同模式?

(2)優勢和稀有類群共同作用是怎么樣的?影響優勢和稀有類群動態的主要驅動因素是什么?

(3)哪些細菌亞群落是氮轉化的關鍵調控因子?

 

研究方法


測序技術:Illumina MiSeq高通量測序平臺

測序模式:微生物組細菌16S rRNA基因V3-V4區測序

實驗對象:已運行4年的實驗室規模的測序間歇反應器(SBR)中,每個階段結束時采集5個污泥樣本,混合為1個。總共7期共產生7個樣本。

 

研究結果


1、優勢和稀有亞群落的異質性


經過質量過濾和拼接全部污泥樣品生成了149,108個細菌16S V3-V4高質量序列,然后根據97%相似度進行劃分,得到2495個OTU。優勢(>0.05%)和稀有(<0.001%)分類水平分別包含116和822個OTU,分別占OTU總數的4.6%和32.9%。瞬時分類單元(介于優勢和稀有物種之間)由1557個OTU組成,占OTU總數的62.4%。從群落組成和動態的角度來看,優勢、稀有和瞬時的群落組成大不相同。另外,觀察到的優勢分類單元在所有樣品都存在,而稀有分類單元只在來自第IV階段、第V階段和第VII階段的樣本中存在。通過Wilcoxon秩和檢驗,稀有的和優勢的亞群落在IC/NH4+-N比值約束有顯著差異(P < 0.05)。在瞬時分類單元和整個群落中,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和Planctomycetes是SAD系統中的優勢門,這些門可能對反硝化起關鍵作用。這些結果表明,不同生存策略已被優勢、稀有和瞬時分類單元所采用。

2.jpg

 

圖1 在不同的處理階段,不同亞群落和整個群落中的門的分布

 

2、環境因素與微生物群落之間的聯系


基于未加權UniFrac距離矩陣,PCoA的結果表明,優勢和稀有亞群落之間的大部分差異可以歸因于不同的IC/NH4+-N比值。與優勢亞群落和整個群落相比,稀有亞群落具有不同的生物多樣性模式。此外,基于加權UniFrac距離,NMDS結果顯示,不同的IC/NH4+- N比值對分組模式有較大的影響。觀察到,低IC/NH4+-N比值(0-0.4)和高IC/NH4+-N比值(0.7-1.3)的樣本分別在優勢的分類單元和整個群落中聚類更近。基于Spearman相關性的Mantel 檢驗結果進一步證實,優勢亞群落(R2 = 0.832,P < 0.001)相比于稀有亞群落(R2 = 0.658,P < 0.001)和整個群落更相似。鑒于第IV至第VII階段的NO2 - N去除效率,因此得出結論認為,稀有亞群落限制了分布,并對NO2 - N的去除作出了重大貢獻。RDA分析結果表明,IC/NH4+-N比值是形成優勢亞群落的主要因素。COD是形成稀有亞群落的主要因素。


3.jpg 

圖2 屬水平共生網絡圖

 

3、不同細菌亞群落的共生模式


優勢和稀有亞群落呈現出鮮明的共現模式,暗示了它們在非生物脅迫下不同的生存策略。優勢和瞬時亞群落之間內部聯系大于瞬時和稀有亞群落之間的聯系。優勢亞群落比稀有亞群落分布得更廣。稀有亞群落受到非生物脅迫的強烈負選擇,內共生模式的發生率較高。


4、氮循環的功能屬和關鍵基因


與同化硝酸鹽還原基因相關的nasA基因比nasB和nirA基因更優勢。至于反硝化基因,nirK,nosZ,norC,qnorB,nirS和nirD在第VII階段更優勢。包括narG,napA和nrfA等在內的所有功能基因在III-V階段具有較高的豐度。另外,與氨氧化有關的基因(amoB / C和hao)在V-VII期具有更高的豐度。KEGG分析顯示,III-VI階段(IC/NH4+-N比值為0.1-1.0)樣品具有更多的TCA循環(1.01-1.35%)和氮代謝(2.60-2.84%)的功能基因。與其他階段相比,來自第VII階段的樣品具有更多的脂肪酸代謝功能基因(0.057%),表明更高的IC/NH4+-N比進了這些異養微生物中的有機物質氧化。篩選出的屬,11個和12個功能屬分別獲得優勢和稀有的亞群落。這些功能屬在去氮和COD中起到關鍵作用。

4.jpg 

圖3 氮循環功能基因預測


5、生態關聯和定量反應關系


SAD系統中的厭氧氨氧化生物質對非生物脅迫具有一定的抗性。厭氧氨氧化和DNRA是NH4+-N轉化的關鍵途徑。稀有分類單元是NH4+-N積累的關鍵調控因子,而大量分類單元是NH4+-N消耗的主要調控因子。

 

總結


在IC/NH4+-N比脅迫下,優勢和稀有的細菌具有不同的組合模式,環境因素對這兩個細菌亞群落有不同的影響。另外,Ca. Brocadia通常是優勢種,對IC脅迫具有較高的抗性。高IC/NH4+-N比(0.7-1.3)有利于HET、NIR、NAR和Ca. Jettenia,低IC/NH4+-N比(0-0.7)有利于AOB和NOB。稀有分類單元是NH4+-N積累和NO2--N消耗的關鍵調控因子。

 

文章索引:


Duntao Shu, Hong Yue, Yanling He, Gehong Wei (2018)Divergent assemblage patterns of abundant and rare microbial subcommunities in response to inorganic carbon stresses in a simultaneous anammox and denitrification (SAD) system .Bioresource Technology.257(2018)249-259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18.02.1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武山县| 扶绥县| 九台市| 同心县| 华坪县| 邳州市| 保山市| 卓尼县| 北海市| 当雄县| 襄城县| 疏附县| 永川市| 门头沟区| 昌平区| 临澧县| 庄河市| 南溪县| 万全县| 武强县| 黎城县| 北海市| 滨海县| 离岛区| 门头沟区| 星子县| 前郭尔| 宜阳县| 昆山市| 金川县| 陵川县| 皮山县| 天气| 东至县| 武汉市| 梓潼县| 军事| 屯留县| 闽清县| 西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