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0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疫情形勢緊迫,確診人數與日俱增,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為了更好地應對疫情,近期,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這是對試行第四版的修訂。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第四版還是第五版,都在一般治療方案中明確標注:“抗菌藥物治療: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聯合使用廣譜抗菌藥物”;對于重型、危重型病例治療方案中,也明確標注:“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繼發細菌感染”。同時,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組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著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也明確指出:“服用抗生素不僅沒有預防和治療效果,反而可能會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甚至破壞腸道正常菌群”。此外,李蘭娟院士也特別指出,“四抗二平衡”的救治策略,即抗病毒、抗低氧血癥、抗休克、抗繼發感染、同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和微生態平衡,對于治療新型肺炎重癥病人非常重要。本次疫情的危重癥病人,腸道微生態呈現出紊亂的趨勢,這些患者往往不是死于病毒感染,而是死于繼發細菌感染。而對于年齡偏大的病例而言,可能本身就會有糖尿病、高血壓、腎病等基礎性疾病,因此更容易引發并發癥,導致疾病重癥化。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節選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節選
李蘭娟院士接受采訪時,明確指出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此外,研究已發現,本次疫情的部分患者糞便中能檢出病毒,而腸上皮細胞也能表達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意味著腸道細胞也存在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本次疫情中部分病例表現出腸道癥狀如腹瀉等,也可能與病毒侵襲表達ACE2的腸上皮細胞有關。因此,消化系統可能也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潛在途徑,而腸道感染和潛在的糞口途徑傳染可能性,將令疫情的防控更加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嚴格守護腸道微生態平衡,遏制腸道內條件致病菌的爆發性增長,對于患者康復和疫情防治非常關鍵!
那么,如何才能管理好我們的腸道菌群,做到“腸健康”呢?近期,腸道微生態領域的著名科學家趙立平教授,發表了題為《增加膳食纖維,減少糖尿病人“新冠肺炎”重癥風險》(點擊查看)的科普文章。其中指出,“已經有很多論文表明,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伴隨著嚴重的腸道菌群失調,具體表現為:能夠誘發炎癥和最終導致敗血癥的條件致病菌在發燒期間會爆發性增長。管理好菌群有可能大幅度降低呼吸道病毒感染重癥發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一個很有希望、值得一試的方法是:用大量的可發酵型的膳食纖維對腸道菌群進行營養干預,已有部分研究表明該方法對于緩解過度的免疫反應和減輕疾病的重癥化有一定的效果”。
趙立平教授于2013年在《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專門撰文論述“超級生物體”概念,指出人體健康是由人體自身和共生微生物組共同決定(doi:10.1038/nrmicro3089)
誠如趙教授所言,通過膳食纖維調節腸道菌群,從而改善免疫反應、減輕肺部過度的炎癥反應這一設想,已經獲得相關研究支持。2018年5月,《Cell》旗下的著名免疫學刊物《Immunity》,刊登了一項多國科學家的聯合研究成果,發現通過攝入菊粉等可發酵膳食纖維、從而促進腸道菌群發酵產生的短鏈脂肪酸(SCFAs),能增強小鼠對甲型流感病毒的抵抗力,減輕流感病毒引發的過度免疫反應和肺功能衰竭。一方面,SCFAs可通過增加骨髓中的巨噬細胞前體細胞(Ly6cˉ巡邏單核細胞)而改善造血作用,進而增加巨噬細胞數量,并減少呼吸道中的趨化因子CXCL1,從而使呼吸道中性粒細胞的招募減少,抑制了感染中的組織免疫病理;另一方面,SCFAs能增強CD8+效應T細胞的功能性。
膳食纖維通過影響Ly6cˉ巡邏單核細胞的造血作用及CD8+ T細胞的代謝在流感中起保護作用(doi:10.1016/j.immuni.2018.04.022)
同期的《Immunity》還對上述重磅研究刊登了評論文章《A Little Fiber Goes a Long Way》,進一步說明了由腸道菌群發酵膳食纖維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可以改善與流感病毒相關的免疫病理。總體而言,感染流感病毒以后,腸道內某些條件致病菌過度增長,不僅能夠產生誘發炎癥反應的內毒素,也可能是推動機體過度免疫反應的重要因素。通過攝入膳食纖維,菌群結構得以明顯改善,具體體現在產生SCFAs的一系列有益細菌豐度顯著提升,而產生的SCFAs又能進一步“多措并舉”地保護機體維持免疫穩態。由于我們無法通過胃部和小腸直接消化吸收這些膳食纖維,這些膳食纖維只能通過腸道菌群的作用,產生SCFAs來發揮調節免疫的作用,也就是說,攝入足量的膳食纖維,是減輕流感病毒引發的過度免疫反應和肺功能衰竭的根本舉措!
《Immunity》評論文章《A Little Fiber Goes a Long Way》(doi:10.1016/j.immuni.2018.05.001)
派森諾在腸道微生物組研究領域也已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績。2019年,我們與上海交通大學第六人民醫院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重要研究成果,系統揭示了普洱茶通過改變腸道菌群結構,促進肝臟膽固醇、甘油三酯分解代謝的作用機制,表明普洱茶及其特征組分茶褐素能夠調節腸道菌群和膽汁酸代謝,從而減輕高膽固醇血癥。(點擊查看)
腸道菌群就像一片草木茂盛的森林,其中既有能產生SCFAs這樣的“守護天使”——有益菌,同時又包含不少潛在的“雜草”——條件致病菌。作為叢林的主人,我們只有悉心呵護好我們的腸道微生態,令其“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避免“雜草叢生”,才能當疫情來臨時,共同抵御病毒的威脅。當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應當通過健康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的心態,守護好、平衡好我們的腸道微生態,這樣才不至于在面臨健康問題時,由于菌群失調而感到痛心、內疚、自責!
最后,由衷希望本次新冠疫情能早日結束,派森諾對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各行各業的服務人員致以誠摯的問候和敬意!
抗擊疫情,人人有責!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