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青榴社区91精品,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试看

首頁>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技術分享>新聞詳情

解析Nature文章-中國科學家主導的3010份水稻重測序研究成果

2018-04-28

中國是栽培稻的起源地,4月26日,Nature雜志發表了中國學者對3010份亞洲栽培稻進行遺傳變異研究的成果。

研究背景
       亞洲栽培稻,即目前在世界上廣泛種植的水稻品種,養活了約一半的世界人口。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積的減少和氣候的變壞,對水稻的產量和對環境的適應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自然界存在著豐富的遺傳變異是水稻育種的基礎。一直以來科學家致力于闡明水稻的自然變異資源、決定重要農藝性狀的遺傳變異以及這些遺傳變異的作用機制。育種家將這些研究成果用于實踐,利用分子輔助育種能大大縮短育種周期,并且能實現精準育種。

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挑選了代表全球水稻種質的95%多樣性的3010份水稻品種,進行重測序,并分析其遺傳多樣性



研究結果
1. 在3010水稻品種中鑒定到29 M SNP位點
其中27 M SNP為二元型的SNP,即SNP位點只有兩種類型的等位基因。~12 M SNP為稀有SNP(SNP的最小等位基因頻率<0.25%)。


2. 將水稻精細地劃分為9個亞群
水稻傳統上分為5個亞群:indica、aus、aromatic、temperate japonica和tropical japonica。利用ADMIXTURE分析這些水稻品種的遺傳結構,進一步將水稻精細地劃分為9個亞群:其中秈稻四個亞群(XI-1A、XI-1B、XI-2、XI-3),粳稻三個亞群(GJ-tmp、GJ-sbtrp、GJ-trp),cA和cB。并且,這9個亞群的劃分和他們的地理來源高度相關。其中,秈稻中的XI-1A來自于東亞,XI-1B是現代品種地理來源要雜一些,XI-2來自于南亞,XI-3來自于東南亞。粳稻中的GJ-tmp來自于東亞溫帶,GJ-trp來自東南亞亞熱帶,GJ-trp來自于東南亞熱帶。cA和cB主要分別來自于印度和孟加拉。

640 (3).webp (26).jpg

進化樹顯示水稻精細劃分的9個亞群和一些中間類型


3. 通過遺傳多樣性分析水稻中的受選擇位點
選取MAF>0.1的SNP分析其是否偏離中性模型,發現9個亞群中的頻譜不一致,可能是不同亞群對不同地理環境適應的結果。在秈稻群體中發現較少的特有等位基因,可能是自然雜交和育種過程中基因交流的結果。通過遺傳多樣性分析,在基因組中發現一些遺傳多樣性很低的區域。這些區域通常是由于基因受到了選擇。比如,Sh4所在區域在9個亞群中的遺傳多樣性都低。而aSH1和sd1所在區域在大部分的亞群中的遺傳多樣性低。這表明sh4受選擇的時間早于aSH1和sd1。研究者進一步比較了轉座子相關基因(TE)、非轉座子基因(NTE)、在OGRO注釋的基因、馴化和農藝性狀相關基因(AIG)與所有基因的核苷酸多樣性,發現AIG基因的遺傳多樣性最低,可能是這些基因受到選擇的結果。

640 (3).webp (27).jpg

a Sh4基因附近區域的遺傳多樣性
b 不同基因區域的遺傳多樣性


4. 秈稻和粳稻之間有巨大的結構變異
研究者在測序深度高(>20X)的453個品種中一共鑒定到93,683個結構變異。秈稻和水稻參考基因組日本晴(粳稻)之間有14,754個結構變異,是粳稻和日本晴之間結構變異的3.5倍。秈粳之間有結構變異的區域總長度為~71 Mb,其中6,518個結構變異影響了編碼基因。粳稻之間這兩個數字分別是22 Mb,1940。用結構變異構建的進化樹和SNP構建的進化樹一致。研究者進一步鑒定出XI、GJ、cA和cB特異的結構變異。


640 (3).webp (28).jpg

對453個高深度測序水稻品種的結構變異統計信息


a 缺失、復制、倒位、大片段轉移的數目。
b 結構變異的總長度
c 結構變異影響蛋白編碼基因的數目
d 用結構變異構建的進化樹
e 亞群特異的結構變異


5.泛基因組研究鑒定到水稻品種中存在大量完整的新基因
采用“map-to-pan”的方法,發現了268 Mb在日本晴中缺失的片段。在這些片段中,供鑒定到12,465完整新基因和幾千個部分完整的新基因。水稻中存在12,770~14,826個核心的基因家族。這些核心基因家族的成員更多,代表了必須的基因家族。

640 (3).webp (30).jpg

泛基因組方法研究基因家族的結果


A 水稻中一共23,976個基因家族
b 單個基因組和泛基因組鑒定的基因家族的比較
c 模擬生成500個水稻基因組來鑒定核心基因家族的數目
d 核心基因家族和亞群特異的基因家族的成員比例
e 兩個品種間特異基因家族的數目
f 5,733個亞群特異的基因家族的分布頻率


6.秈稻中有些品種是獨立馴化的
研究構建了9個重要的馴化相關基因的單倍型:Rc,Bh4,PROG1,OsC1,Sh4,Wx,GS3,qSH1和qSW5。分析發現,大部分的秈稻品系(~70%)攜帶的等位基因沒有出現在粳稻中。這個現象支持秈稻群體中有一些品種是獨立馴化而來,并不是由粳稻到秈稻的基因滲入。另外,Rc基因上存在14bp的缺失。這是水稻馴化成白色果皮的重要位點。這個位點出現在一些并沒有攜帶粳稻單倍型的秈稻亞群的品系中,說明秈稻亞群中部分材料的獨立馴化發生于基因滲入前。

640 (3).webp (31).jpg

馴化相關基因的單倍型分析揭示水稻的馴化歷史
a-c Bh4、OsC1和qSH1附近區域的單倍型。橫坐標為SNP,縱坐標為樣本。左邊不同顏色代表9個亞群。右邊顏色表示在秈稻中是否存在基因滲入:有(黑色)、無(綠色)。
d 1,789個秈稻中基因滲入的展示


總結:
水稻重測序的文章發過不計期數了。而且,今年1月Nature genetics上剛刊發過一篇水稻泛基因組的文章。但是,這篇文章還能夠再發Nature,小編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1.這篇文章的樣本數量更多,更能代表整個水稻資源的多樣性。
2.基于豐富的樣本數量,不僅鑒定到大量稀有的變異,而且在此基礎上對水稻做了精細分類。
3.基于豐富的樣本數量,鑒定到大量新的基因,大大提高了對水稻資源的認識。
總結起來一句話,樣本資源是很珍貴的。有豐富的樣本,才能做出代表性的成果!


參考文獻
Genomic variation in 3,010 diverse accessions of Asian cultivated rice. Wensheng Wang, et al. Nature. 20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边| 沽源县| 读书| 蕉岭县| 峨边| 南充市| 密山市| 长岛县| 恩施市| 哈尔滨市| 呼玛县| 布尔津县| 乐陵市| 平泉县| 辰溪县| 桂林市| 黑水县| 平武县| 五寨县| 文昌市| 彭山县| 永泰县| 永济市| 梅州市| 山阴县| 元氏县| 太白县| 察雅县| 贵港市| 德保县| 大新县| 营山县| 多伦县| 吉木乃县| 延川县| 泽普县| 绿春县| 卢氏县| 临澧县| 丘北县| 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