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0
近日,江蘇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在《Human Genomics》發(fā)表新研究成果!本文研究從發(fā)炎的眼部分離出的菌株巴西副塵孢菌P. brasiliense GGX 413,組裝出GGX 413的基因組,并從遺傳學角度研究了GGX 413的毒力因子、CAZymes、肽酶、次級代謝產(chǎn)物和其他基因產(chǎn)物,篩選其基因組中與人類疾病相關(guān)的致病基因,有助于未來研究GGX 413和其他真菌在人類中的潛在致病機制。
本研究的測序和分析由上海派森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
01、研究背景 Paraconiothyrium屬包括27個種,該屬通常被描述為含有植物病原體和人類機會性病原體。2004年巴西的M.Taniwaki首次從阿拉伯咖啡果實中分離出P.brasilianse,并由Verkley等人首次描述。像其他Paraconiothyrium屬物種一樣,P.brasilianse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在許多領域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例如,從喜馬拉雅紫杉中分離出的P.brasilianse產(chǎn)生具有抗腫瘤活性的紫杉醇。Arredondo Santoyo等人指出從元寶楓中分離得到的四種三環(huán)倍半萜對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表現(xiàn)出有效的活性。Afshan第一個報道P.brasiliense在巴基斯坦引起柳葉野扇花葉斑病,但目前還沒有關(guān)于P.brasilianse在人類中引起疾病的報道。 在這項研究中,在一名左眼瞼樹枝損傷的患者中分離出一種致病性P.brasilianse菌株,該菌株會導致蜂窩組織炎。為研究其發(fā)病機制,從蛋白質(zhì)組學和病原菌的轉(zhuǎn)錄組學進行了研究,采用二代測序和三代測序技術(shù)對其全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基于全基因組序列進行了生物信息學分析,包括蛋白質(zhì)編碼基因的功能注釋、分類鑒定、致病因子的預測以及重復序列和非編碼RNA(ncRNA)的分析。
02、研究材料與方法 1.實驗材料: P. brasiliense GGX 41, 是一種火焰狀真菌。 2.測序平臺 Illumina NavoSeq(二代)+Nanopore(三代) 3.分析內(nèi)容 基因組組裝+注釋、ITS進化樹、基因家族分析、單拷貝進化樹、特有基因功能分析等。
03、研究結(jié)果 分離菌株的形態(tài)與鑒定 患者被診斷為左眼瞼蜂窩組織炎,由一種火焰狀真菌引起,其菌絲體呈隔膜狀(圖1A和B)。SDA培養(yǎng)基上的真菌菌落是圓形的,邊緣整齊,凸起度低,菌落表面均勻到略呈褐色,被氈質(zhì)焦斑覆蓋。菌落邊緣白色,從邊緣到中心變暗,氣生菌絲由白色變?yōu)樯詈稚>涞闹睆皆?天后為16毫米(圖1C),在8天后為42毫米(圖1D),在12天后為60毫米(圖1E)。根據(jù)感染患者的信息,將火焰狀真菌命名為GGX 413。 圖1 火焰狀真菌的形態(tài)學 GGX 413基因組組裝和特征分析 通過二代+三代測序數(shù)據(jù)組裝GGX 413基因組,共獲得11個scaffolds,39.49Mb的基因組序列,GC含量為51.2%。最小和最大序列長度分別為0.24Mb和5.24Mb,N50為4.62Mb。包含13,057個蛋白編碼基因,總長度20.17Mb(占比51.1%)。共預測了181個ncRNA,ncRNA的平均長度和總長度分別為514.2bp和93073bp,占全基因組的0.24%。基因組的詳細特征如圈圖所示(圖2)。 圖2 P. brasiliense GGX 413基因組圈圖和詳情統(tǒng)計表 GGX 413物種進化關(guān)系 基于GGX 413的552bp的ITS序列,在GenBank數(shù)據(jù)庫進行序列比對,使用與GGX 413相似性>90%的代表性序列進行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并使用蠕蟲孢菌(AF145704)和茄長蠕孢(AF163089)的ITS序列作為外群(圖3):GGX 413屬于巴西副錐藻群,bootstrap值為93%,表明進化關(guān)系是可靠的。還基于10個物種的4995個單拷貝基因家族生成系統(tǒng)發(fā)育樹,以確定它們與GGX 413的基因組相似性(圖4),GGX 413與從杏樹中分離出的P.brasiliense M42-189和從中國白蠟介殼蟲中分離出來的Paraconiothyrium sp.Pb-2020密切相關(guān)。 圖3 23個真菌ITS進化樹 圖4 10個真菌單拷貝基因進化樹 致病性相關(guān)基因的預測 PHI數(shù)據(jù)庫共注釋出2,905個(22.2%)基因,分為八組(圖5),共有1,579個基因與毒力有關(guān)。DFVF數(shù)據(jù)庫注釋毒力因子相關(guān)基因,共1,186個(9.08%)基因與疾病相關(guān)(圖6A和B)。篩選可能導致人類疾病的高毒力或致命毒力因子的基因(圖6C),592個參與人類疾病的基因中有61個編碼致死毒力因子,其中30個編碼高通氣因子。分析編碼與人類疾病相關(guān)的毒力因子(DFVF-HUM)的基因的GO功能注釋(圖6D):525個基因參與“分子功能”,其次是“生物過程”(483)和“細胞成分”(370)。這些基因主要分布在“發(fā)病機制”(311)、“ATP結(jié)合”(153)和“菌絲生長”(129)中。 圖5 菌GGX 413基因組中基因的PHI注釋功能分類統(tǒng)計 圖6 菌GGX 413基因組中編碼DFVF-HUM的基因分析 GGX 413基因組中編碼蛋白基因的KOG和KEGG功能注釋 KOG共注釋出11,000個基因,占GGX 413基因組ORF的84.2%(圖7)。結(jié)合人類疾病的毒力因子數(shù)據(jù),27個編碼DFVF-HUM的基因參與了次級代謝產(chǎn)物的合成。 KEGG共注釋出4,104個基因,占ORF總數(shù)的31.4%,參與462個KEGG途徑(圖8)。結(jié)合人類疾病的毒力因子數(shù)據(jù)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結(jié)果表明編碼DFVF-HUM的四個基因參與了萜類代謝。這四個基因中有兩個編碼的蛋白質(zhì)是乙酰輔酶A C-乙酰轉(zhuǎn)移酶,另外兩個基因編碼甲羥戊酸激酶和角鯊烯單加氧酶。 圖7 菌GGX 413基因組中基因的KOG注釋分析 圖8 菌GGX 413基因組中基因的KEGG注釋分析 與人類疾病相關(guān)的分泌組和分泌肽酶的測定 分泌蛋白預測出841個分泌蛋白,其中278個基因編碼92種與人類疾病有關(guān)。MEROPS數(shù)據(jù)庫預測有1,853個基因參與肽酶合成。比較分泌組、肽酶和DFVF-HUM的基因序列,篩選與人類致病性相關(guān)的分泌肽酶(圖9A)。肽酶和DFVF-HUM之間共有119個基因,分泌組、肽酶和DFVF-HUM中共有70個基因,這表明119個基因編碼的肽酶參與人類疾病,其中70個是分泌的。這些肽酶根據(jù)其催化類型分為五類(圖9B),最豐富的絲氨酸肽酶和金屬肽酶分別是枯草桿菌蛋白酶亞家族(8A)和氨基肽酶Y(M28)家族(圖9C)。 圖9 菌GGX 413基因組中與人類疾病相關(guān)的分泌肽酶編碼基因分析 CAZymes數(shù)據(jù)庫注釋分析 共注釋出826個編碼CAZymes的基因和15個編碼碳水化合物結(jié)合模塊(CBM)的基因,占比6.44%。通過比較分泌組、CAZymes和DFVF-HUM的基因序列,Venn圖顯示,54個基因在CAZymes和DFVF-HUM間共有,46個基因在分泌組、CAZyme和DFVF-HUM間共有。這表明由54個基因編碼的CAZyms對人類疾病有貢獻,其中46個具有分泌特性(圖10A),和CE家族(圖10B),GO功能分析表明,這些CAZymes在轉(zhuǎn)移己糖基和糖基、水解O-糖基化合物和離子結(jié)合方面發(fā)揮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圖10C)。 圖10 菌GGX 413基因組中與人類疾病相關(guān)的分泌型CAZymes基因的分析 GGX413特有基因家族分析 通過對7個親緣關(guān)系密切的菌株的基因家族的分析,鑒定了GGX 413的特有基因(圖11),并對其GO功能進行了富集分析。GGX 413特有的355個基因家族,共包含357個基因。GO富集分析表明,GGX 413的特有基因主要與RNA生物合成和代謝過程的調(diào)控有關(guān)。還分析了GGX 413毒力因子的特異性。并與巴西假單胞菌M42-189和副錐藻的毒力因子進行了比較。在Pb-2020中,檢測到五種特定毒力因子,其中三種(Q59RW3-CANAL、CARP3-CANAL和A6ZLA2_ YEAS7)與人類傳染病有關(guān)(圖12)。 圖11 基因家族聚類分析 圖12菌GGX 413特有毒力因子分析
04、研究結(jié)論 1.利用全基因組測序技術(shù)對GGX 413的基因組進行組裝注釋,為研究其基因組的結(jié)構(gòu)特征和功能提供了基礎。 2.從遺傳學角度研究了GGX 413的毒力因子、CAZymes、肽酶、次級代謝產(chǎn)物和其他基因產(chǎn)物,并篩選了其基因組中與人類疾病相關(guān)的致病基因,有助于未來研究GGX 413和其他真菌在人類中的潛在致病機制。
如需進一步討論,歡迎發(fā)郵件或者致電我們喲(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聯(lián)系電話:021-80118168-8617)!
文章索引:Liu, H.B.,Zhang, Y., Chen, J.Gl. (2023).Whole-genome sequencing and functional annotation of pathogenic Paraconiothyrium brasiliense causing human cellulitis[J].Human Genomics. doi.org/10.1186/s40246-023-00512-5.